close

我還記得國中時期媽媽送給我一本感恩日記” 
媽媽說  每天都要有正面的能量  無論過得好或不好  都要心存感恩 
那時年紀太小又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  總覺得一切都是屁 
想考上第一志願  難道我每天拚命的培養正面能量就能心想事成嗎

其實
升大學後 一個人住在學校宿舍 孤零零的生活在異鄉 
我的願望沒人可以傾聽 於是我開始買了一本小簿子  每天在睡前寫下我的願望 
重覆寫到我自己懶得寫為止  然後再把小簿子放到我的枕頭下  
開始想著我的願望  直到睡著 
我是個平凡再不過的女孩  不過從那時開始  
我感激老天爺總是讓我心想事成  讓我完成了我許多小小的願望  
 

其實  如果要說我有什麼優點  那就是我很清楚我自己要什麼  不要什麼 
雖然我完成願望的過程總是困難重重  不過我還是達到了
我真的深信心想一定會事成  雖然很多人笑我 那妳甘脆就想著妳會變成有錢人” 
~~ 我所謂的心想事成  是心中非常渴望的想~~ 
人人都想變有錢人  不過  當許下這心願的時候  
若沒有十足的渴望  若不相信自己  這一切只會輪為空想….. 
以下是我節錄自”Law of attraction"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789861750866-1.php

*****************************************************************************************

莫非定律vs.吸引力法則 / 李欣頻(本文作者為廣告創意人)
「唉,你看車那麼多,我們鐵定遲到……」「等一下我們一定找不到停車位……」「現在在停車場裡停好車,等下電影看晚了,停車場一定就關門,車也開不出來……」 
我真不知道,人們為何老愛為還沒發生的下一秒,先行設定了悲劇的走向,我那悲觀朋友的說法是:「要有憂患意識嘛,這樣悲劇發生時,自己也比較有心裡準備。」但如果她看過了《The Secret》的影片或是書,就會知道她越是這麼想,就越會引來悲劇的發生,然後她就會很得意地說:「你看吧,我就說吧……」,我不得不佩服,杞人憂天的她,如此享受在自己創造的悲劇中,樂此不疲。 

我的另一個樂觀派的朋友就完全相反: 
「就這一小段塞車,過了就一路暢通……」「等一下一定會有個超棒的停車位,就在我們要去的那一棟大門前等我們……」 
果然,我們到達時,停在大樓正前方的車,莫名其妙就開走了,空出了絕佳的車位給我們──這就是吸引力法則用在正面思考上,所發生的立即心想事成的結果。  不管如何,既然人們無法活在當下,為何不去想未來比較好的版本?為何要把能量放在自己不要的事情上面?而去想比較糟的下一秒?當我看到有人在桌上貼著「吃苦當做吃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時,我不禁感嘆,人真愛自討苦吃啊,可以想見這個人未來還有著吃不完的苦頭,因為在他的設定,就是要吃苦後才能成為人上人,我們都被這句話中毒太深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天底下也有很多人,是在喜樂、感激、心滿意足的情況下獲致個人的成功、幸福、富裕,但大多數的人都不相信自己可以這麼好運,於是幸運只好如其所願地遠離。 
既然轉個面的說法也可以成立,那我們為何老把悲劇程式,就這樣牢牢地設定在我們的未來生活中?同樣的道理,我們再重新聆聽耳熟能詳的流行音樂,特別是你鍾愛的曲子,那些充滿著悲情、哀怨的歌詞,是否已經幫你的愛情設下了悲劇的模式? 
其實莫非定律說得沒錯:「你不想見的人,就越會遇到他。」「想到壞事,壞事就會發生。」但下一句:「想到好事,發生的一樣是壞事。」會不會發生,就看你信不信了。 
套句小王子的話:「人們真奇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nchi1101 的頭像
    wenchi1101

    氣質工程師

    wenchi1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